9月9日,上游新闻记者跟随“福地怀化 懂你如家”全国影响力媒体总编辑怀化行活动股票配资门户app下载,走进位于沅水之滨的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。
\n沅水汤汤,一江两岸,是古今农耕文明的深情对话。高庙遗址的碳化稻粒,凝结着远古先民耕耘土地的智慧。安江农校的青砖黛瓦间,走出了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院士这位现代“神农”。他扎根安江农校37年,田埂上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与汗水,孕育出“一粒种子改变世界”的伟大事业。
\n杂交水稻发源地纪念馆。
\n据悉,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坐落于湖南省洪江市,其前身可追溯至1903年创建的湖南省立第四农业学校。1953年,学校更名为安江农校,并于1975年正式并入黔阳农校。正是在这片看似寻常却极不平凡的土地上,袁隆平院士自1953年起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杂交水稻研究。2009年,经湖南省政府批准,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正式成立,并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2019年,它又被认定为“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”,其在科技史与文化交流中的特殊地位愈发凸显。
\n步入园内,时光似在此悄然驻足——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校园建筑与科研设施,仍完好保留着当年的模样。错落分布的教学楼、规整的实验田、朴素的教职工宿舍,静静矗立;袁隆平院士曾居住与工作的旧址更如往昔,一砖一瓦间,仿佛还能触摸到那段艰苦却满含热忱的科研岁月。
\n江南都市报副总编辑朱晓晖感慨道:“走进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工作、居住的安江农校,聆听其水稻研究事迹,更深刻体会到他为全球粮食问题作出的卓越贡献。‘让天下人都能吃饱’的门口标语,正是他已实现的毕生所愿。”
\n纪念园以“保护为主、科学展示、传承精神、服务社会”为理念,通过主题展览、袁隆平旧居复原,生动呈现院士的科研历程与伟大一生;更以杂交水稻科研历程展示、水稻种植体验、专家讲堂等活动,让参观者沉浸式触摸农业科技的发展脉络,理解粮食安全的深远意义。
\n“我们不仅注重建筑与文物的修缮,更着力复原当时的科研场景与人文氛围。”园区负责人张香丽介绍道。实物陈列、影像资料与田间实景相结合,每一块试验田、每一件旧仪器,都在无声诉说着“勇攀高峰、求真务实”的科研精神。
\n未来,洪江市将继续深化纪念园文旅融合发展,以“农旅融合、科教研学”为方向,打造集爱国主义教育、农业科技展示、生态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地标。通过推出精品研学路线、建设水稻艺术景观区等举措,进一步激活这座“活态博物馆”的时代魅力。
\n上游新闻记者 邹渝 主办方供图股票配资门户app下载
倍加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